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自建園以來,以生態學規律和生態經濟理論為基礎,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減少資源消耗,避免環境污染,提高綜合經濟效益,被譽為行業翹楚。動物園位于鄂爾多斯高原,地貌多砒砂巖。眾所周知,砒砂巖平日里像普通的巖石一樣堅硬,一旦遇到風就會變成沙,遇到水就會變成泥,也是造成黃河下游河床淤積抬高導致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位于這種地貌上的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,植被稀少,常年多風,水資源匱乏,空氣干燥,不利于動植物生存。為改善生態環境,增加負氧離子含量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打造時便以“動物星球”和“回歸自然”為主題,綠化面積達9平方公里,本著嚴格保護原有植被,實施有計劃、有重點、分期分批更新改造,構建 “七分自然,三分人工”的植被景觀,在園區周圍和內部大量種植油松、樟子松、沙棘、檸條等多種砒砂巖造林樹種,實施生態修復和植被建設,至今植被覆蓋率已達到90%以上。
生態+旅游,實現四季旅游新目標
園區植被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后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依托林地資源和生態環境,開始發展林下種植業、養殖業和林區旅游業。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陰優勢從事林下種植、養殖等立體復合生產經營,從而使農林牧各業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循環相生、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。發展林下經濟不僅是促進綠色增長的迫切需要,也是提高林地產出、增加園區經濟收入的有效途徑,目前已經取得明顯成效,旅游人數和經濟收入可觀。園區內種植的李樹、桃樹等,春可來看花、夏可來乘涼、秋可來采摘、冬可來賞雪,根據四季特點,打造四季旅游品牌。
為在園林管護方面加強監管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設立了園林綠化部門和安全生產部門,對園區內生態環境給予最好的保護,嚴厲打擊破壞林業生態資源、毀林毀草等行為,嚴格防范森林火災的發生和人為火種的出現。在標準化、精細化管控下,園區綠化面積不斷擴大,生態環境不斷改善,為高質量旅游筑牢了綠色根基。
生態+飼養,實現循環經濟新模式
作為生態旅游景區,自建園以來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一直注重整合動物資源,從動物繁殖、飼養、管理各個層面合理、持久地利用物資和資源,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,走節約型發展道路。
在動物糞便的處理上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結合循環經濟模式做出了很好的探索,最具代表性的是園區內水禽湖湖水和動物糞便的處理。動物園內圈養有近2000余只動物,每天的進食和排泄量都不少,園區曾經一度只是對糞便進行運輸清理,然而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,圈內剩余的糞便經過一段時間的霉變,還會滋生細菌,對人和動物都有害,成為令人困擾的問題。如今,動物園依靠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,轉變工作方式,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。飼養員會將糞便進行分類存放,由專人負責收集后進行堆肥處理,之后運送到園區內山體上,作為山體植被的肥料。這樣一來,既減低了園區樹木種植的成本,還能省去糞便運輸的額外開支,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優勢明顯。
水禽湖的禽類動物很多時候直接把糞便排在了湖里,動物園利用生物食物鏈的原理,在湖中飼養了錦鯉等多種魚類,還種植了水草,把禽類的糞便當作魚兒的飼料,剩余糞便和魚兒的排泄物又可作為水草的營養肥料。湖水富營養渾濁后,園區利用水禽湖作為水資源收集系統,收集中水、雨水,在湖內設置水循環和泵水系統,抽取湖水,回補園區水量,使用湖水澆灌山體上的植被,如此一來,不僅對禽類和魚類排泄物做了處理,又節約了自來水,美化了環境,而且湖中飼養的錦鯉群又為動物園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。
為確保園內食肉動物的健康,園區內飼養了本地牛、羊,用于200余只獅虎豹等動物的飼喂,不僅保證了飼料供給綠色無公害,同時羊群在山體行走過程中,獨特的蹄腳可以有效地疏松山體土壤,動物排泄物則為山體增加了有機肥料。
生態+公益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
通過種植不同的植被,生態恢復和景觀覆蓋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內花草繁茂、綠樹環抱、綠草成蔭,生態環境的改善,使得動物生存環境和條件也大大改善,園區內外野生動物開始不斷增多。2018年一整年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救護管理站救助了約120只(頭)野生動物,健康成長的野生動物更是數不勝數。為幫助在園區內生活的野生兔子、野雞等小動物安全過冬,2018年11月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舉辦了“溫暖匯聚·儲糧越冬”愛心助力野生動物安全越冬公益活動。近千名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代表來到現場,為野生動物們伸出援助之手,捐出各種食糧。所有募捐所得的糧食,都投放到了動物園內野生動物長居投放點,野兔野雞、梅花鹿等會經常出沒在投放點附近采食。
越冬募捐的活動,不僅解決了野生動物面對寒冬沒有食物支撐的困境,為野生動物們送去了溫暖,還向人們普及了關愛野生動物的理念,在發展公益的同時,也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。
如今,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以先進的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,把綠色景區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管理中,使資源利用更加科學、更加合理、更加系統、更加充分,進一步拓寬動物的價值外延,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,增加經濟收益,提高和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,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,始終堅持生態與旅游相結合,為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不斷努力,向著“高素質”發展旅游不斷邁進。(通訊員 馬鳳凰 劉凡)
上一篇:動物園組織員工參觀青銅器博物館
下一篇:動物園科普研學游活動火熱開營